最近,国际贸易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。阿根廷,作为美国的所谓“盟友”,突然增加了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,尤其是高粱和大豆,这直接惹怒了特朗普政府。要知道,阿根廷总统米莱刚上任时,曾与特朗普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关系,俩人见面握手,还讨论过经济援助等事宜。然而,短短时间后,阿根廷却大量向中国出售农产品,导致美国农民的订单大幅减少,让特朗普非常生气。简而言之,事情源自中美贸易战,后来波及到了南美,结果美国的农产品市场份额被阿根廷抢走了不少。
阿根廷的农业部门最近调整了高粱的出口标准,原先的1994年标准被新的分级标准取代。新规定将高粱分为三个等级,分别要求每百升的重量达到72公斤、70公斤和67公斤,且破碎粒比例不得超过5%。只有符合这些要求,才能获得出口认证。这个新规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。自2021年起,中国成为阿根廷高粱的最大买家,今年前八个月,阿根廷共出口了123万吨高粱,其中有122万吨直接运往中国。可以说,这些高粱几乎占了阿根廷总出口的绝大部分,而中国主要将其用于饲料加工,需求也在持续增长。
这对美国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。曾几何时,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高粱出口国,市场份额高达77%,而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也就是美国。然而,随着贸易战爆发,关税一加,中国减少了从美国的采购,转向阿根廷、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其他国家。2025年,美国对中国的高粱出口预计只有8.2万吨,比去年下降了97%。这意味着,美国农民的出口收入暴跌了超过80%。特朗普政府本想通过谈判增加中国对美国商品的购买,但阿根廷的举动直接将美国的高粱完全挤出了中国市场,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重塑,美国的份额急剧下降,其他国家则趁机填补了这一空缺。
展开剩余78%再来看看大豆,情况更加严重。大豆在中美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过去,美国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国,出口额非常可观。但随着贸易战加剧,中国对美国的大豆加征了20%的关税,导致美国的大豆价格上涨,竞争力下降。2025年,美国对华大豆的出口预计将减少到2.18亿蒲式耳,相比去年大幅下降。中国转而从南美国家购买大豆,巴西和阿根廷成为了主要供应国。更糟糕的是,阿根廷在2023年9月22日宣布,临时取消了大豆、玉米和小麦及其衍生物的出口关税,直到10月31日或出口总额达到70亿美元为止。这一举措直接降低了阿根廷大豆的成本,使中国买家迅速行动。9月23日,中国就订购了至少10船阿根廷大豆,数量超过250万吨,甚至可能达到700万吨。
中国买家之所以如此积极,正是因为阿根廷大豆的性价比突然变得更高了。这也导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下跌,创下六周来的最低点。美国的农民眼看着订单流向南美,库存堆积,价格暴跌。特别是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,面临着极大的压力。在北达科他、南达科他和明尼苏达等地,大豆主要通过太平洋西北港口出口到海外。现在出口减少,供过于求,价格下滑,农民的收入大大减少。2024年,美国大豆的现金收入预计为468亿美元,其中四分之一依赖中国,但由于关税的阻碍,市场已丢失。
特朗普对这一局面反应强烈。他本希望通过大力支持美国农民来稳住选票,于是公开呼吁中国增加对美国大豆的购买量,甚至将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视为谈判策略,希望能单独解决大豆问题。然而,中国并没有恢复购买美国货,反而加大了从阿根廷的采购。特朗普政府还计划向阿根廷提供20亿美元的金融援助,以支持米莱的经济改革,帮助阿根廷应对经济困难。结果,阿根廷不仅收到了援助,还将降税后的便宜大豆卖给中国,这让美国人感觉自己被背叛了。共和党内部因此陷入了分歧,农业团体和国会议员纷纷抗议,认为美国的援助实际上是在支持阿根廷抢占美国市场。
美国大豆协会在9月24日发表声明称,农民们早就强调需要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,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,曾经是美国的大豆头号出口市场。然而,由于20%的关税,当前美国的对华大豆销售几乎为零,阿根廷的这一举措直接让中国的第四季度大豆库存从南美补充完毕,原本这时应该是美国的旺季。特朗普团队内部也产生了不小的分歧,有消息称财政部长候选人斯科特·贝森特的手机短信泄露,内容透露出白宫内部对阿根廷援助的问题存在分歧,并表示阿根廷在拿到援助后还将便宜的大豆卖给中国,简直是在背后捅刀。
米莱于2023年12月10日就职,2024年2月赴美国参加保守派会议,与特朗普会面讨论合作。特朗普若在2024年大选中获胜,预计2025年1月20日将继续深化美阿关系。而米莱政府也支持特朗普的竞选,特朗普也承诺为米莱拉票。但在贸易利益上,阿根廷的优先考虑始终是国内经济问题。米莱政府目前面临高达三位数的通胀压力,必须通过增加出口来稳定经济。取消关税是为了加速农产品销售,换取美元支持本国货币比索。而阿根廷的外汇储备紧张,这笔援助和出口正是其经济的救命稻草。
美国帮助阿根廷稳定经济,而阿根廷却在贸易上向中国靠拢。全球大豆市场的需求很大,其中中国的需求占据了主要份额。2025年,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依然巨大,而美国的市场份额却已从高峰掉到低谷。巴西也从中受益,出口大幅增长。阿根廷的大豆出口订单创下七年来的最高纪录,中国购买了阿根廷大豆复合体的25%。不仅仅是大豆,阿根廷的高粱也同样受益。阿根廷加强了高粱的出口标准,以避免货物被拒,提高可靠性。自2020年起,中国就加速从阿根廷进口高粱,而在此时,阿根廷的出口规模更大。
特朗普的贸易议程本计划重塑全球贸易,但如今大豆已经成为新的痛点。他曾宣布会为美国农民提供援助包,以补偿损失。然而,实际效果有限,农民的损失依然巨大。在2018到2019年贸易战期间,美国农业出口损失高达270亿美元,大豆市场份额跌至30年来的最低点,只有19%。现在,形势和当时相似,农民们在收获季节面临价格低迷,一些农场甚至开始拍卖设备维持生计。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价格波动,交易员们忙于调整策略。
从长远来看,这场冲突将加速供应链的重塑。中国开始多元化进口来源,减少对美国的依赖,南美国家趁机扩大生产。阿根廷预计将继续优化出口,港口也会扩建更多的泊位。美国可能增加补贴,帮助农场主购买新设备。然而,问题的根本在于关税和贸易战,特朗普的强硬政策让局势更加复杂。如果继续施压,中国只会进一步转向其他国家,最终美国农民和整体经济将遭受更大损失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红腾网配资-查配资炒股-配资开户平台-杠杆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