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之内,中国就对美方连出两道强硬反制,直接把美方的一些做法摆在台面上。这让特朗普不敢正面回应,只说让“贝森特”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来处理相关问题。不过他也不愿就此认输,随后把矛头指向中国的航运领域,宣布要对中国船舶征收停泊费,并要求中国航班在中美航线不得经过俄罗斯领空,给出两天的回应期限,否则将强制执行相关政策。这一连串动作,透露出特朗普的思路:用霸权和地缘政治去绑架市场与民生,试图让对手在关键议题上做出让步。
其实,特朗普上任以来近8个月的一系列举措,核心目标都是打造一个“对美国最有利”的国际体系。在经贸方面,他在第一任期就通过否决若干世贸组织法官任命,使世贸组织的上诉机构几乎瘫痪。回到白宫后又启动全球性的关税战,推动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国与美国达成一些对美国更有利的贸易安排,力图建立一个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网络。再者,他还计划对中国造船业征收“附加服务费”,意在制造政策不确定性,给全球产业链带来紧张情绪。随后又推出“政策风险补偿条款”,并与韩国在造船领域展开合作,试图联手压制中国产业链,从而在全球航运话语权上取得更大话语权。
展开剩余54%这些看似“巧妙”的策略,最终注定会失败,因为美国政客自始至终低估了中国的综合实力。美国长期存在的一个误判,是以为“中国只会模仿、照搬美国的东西”。但随着时间推进,中国在高端领域的自主突破不断涌现:五代隐形战机歼-20的出现,中国企业在智能手机中配置国产5纳米芯片,以及去年底至今年展现的多款“六代机”原型和大量成体系的新型武器装备,已经让西方逐渐意识到中国并非简单的“抄袭”者。尽管如此,特朗普似乎仍心存幻想,认为只要持续施压就会换来中国让步,因此继续在虚幻的盘面上“制造牌局”。
在10月10日,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,从10月14日起,对涉美船舶征收特殊港务费。这一举动,及其背后的对等回应,清晰传达出一个信息:中国绝不容忍自身利益受损。中国还掌握着多种更具冲击力的手段,比如波及美国航空、制造业等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领域,因为这直接关系到美国数千亿美元的产业链。历史也反复证明,试图通过政治操作来扼杀中国产业升级的做法,最终都会在市场规律和实力对撞中灰飞烟灭。贸易战持续了七年,始终没有给美国带来真正的好处。
发布于:天津市红腾网配资-查配资炒股-配资开户平台-杠杆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